SCI與SCIE熟優熟劣?

這兩天不斷的聽到同事們對讀者解釋這個問題?聽說許多教授們有非常的看法,這個相伴台灣學術發展,又令大家又愛又恨的SCI到底要如何認定呢?

其實SCI全稱Science Citation Index,最早是由1953年 Eugene Garfield博士在約翰霍金森醫學院的醫學圖書館進行檢索課題的研究,在當時他體認到科學評論性文章的重要性,於是特別思考著如何將科學評論編入索引,找出一種能將它們納入其中的結構體系,以求讓研究員能快速而準確地找出需要參考的科學評論。引用文獻索引於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誕生,當時他曾創立Information Science Institute 來出版一系列的紙本Citation Index。
隨著媒體的發展,1980年代末期的光碟出版讓好幾個大開本的紙本可以放在光碟上,可以檢索與串聯,大大提升使用的便利性。但是限於光碟容量,當時的SCI也只能放上5000多個期刊titles,到了1997年改版成為Web版後,容納titles數至今已到達7000多種,商品名稱也從所謂的SCI變成SCIE,多個E代表expanded,所有的商品用一個很大的總集叫做Web of Science,出版社宣稱他們囊括更多的期刊種類、更多的科學學科領域,為了彌平太美國核心或英文文獻核心的爭議,他們試圖增加全球各地的主要文獻與全球的各地編者,整個看起來SCI變成SCIE符合商品的migration,而國科會在審查資料的認定上也是建議大家去聯上Web of Science去查驗,所以大家查的也是SCIE。

對圖書館來說資料庫採購其實非常的賣方導向,出版社目前提供的範圍也就是這樣,學界又要以此為評鑑的機制,其中又聽說有學者研究其中SCI與SCIE書目搜羅範圍提出研究與理論,真叫身為圖書館館員的我啼笑皆非。以目前的狀況實在也無法再找到SCI光碟片來認定,那麼學術界加油吧!有自己台灣版學門的「SCI」而且常更新保持公信力,才不會在學術績效評鑑時站不住腳。

文 / 吳孟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