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影像-伏羲號油輪下水記
民國五O年代,台灣經濟逐步起飛,中油公司因國內用油量大增,原有運輸原油之油輪已不敷使用,遂於民國56年向日本播磨重工業會社訂製九萬噸油輪一艘,並由該社與台灣造船公司合作建造。民國57年8月伏羲號油輪於日本相生船塢安龍骨,10月舉行命名下水典禮。伏羲號油輪之完工,使得我國造船工業,從造三萬六千噸之油輪一躍而至九萬噸油輪,成就傲人。本期電子報,就讓我們循著淩鴻勛老校長當年足跡,見證交大人始終與國家建設同心同行。
一、 日本赤穗海濱潮光園晚宴

日本石川島播磨重工業會社與台灣造船公司技術合作,已有多年。此次伏羲號油輪之完工,深獲中、日雙方重視,中油公司董事長淩鴻勛夫婦特搭機赴日,參加油輪命名與下水典禮。10月3日晚間,播磨重工業會社相生廠於赤穗海濱潮光園,舉行日式晚宴歡迎我方代表團。旅舍面對瀨戶內海,靜夜濤聲,似為旅人洗去一身疲憊,好迎接隔日之重大慶典。(淩鴻勛,左四)。

10月4日上午,播磨重工業會社假相生廠舉行伏羲號油輪下水典禮。相生位於神戶之西,地瀕瀨戶內海東部北岸,廠內有三個船臺及三座船塢,噸位規模居世界十大船廠之第二位。我方除中油公司淩鴻勛董事長及台船公司杜殿英董事長親自出席外,交大校友王洸及王樹芳學長等人,亦應邀前往參觀。(淩鴻勛,左二;淩夫人,中持捧花者)。
三、 淩蘇鳳平女士為新油輪命名並給予祝福

據說日本受託製船,下水典禮通常由船東主持,且多由女性擔任。淩蘇鳳平女士身為中油公司董事長夫人,自是無法推辭。10月4日,相生船塢禮台前,高懸中、日國旗。上午九時正,中、日兩國國歌響起,淩蘇鳳平女士正式向全場宣讀:「我給這艘新油輪命名為伏羲號,並為她及她的全體船員祝福」。
四、淩蘇鳳平女士以銀斧斷索 伏羲號油輪徐徐下水


新油輪正式命名為「伏羲號」後,工作人員忙著準備最後工作。兩分鐘後,淩蘇鳳平女士手執銀斧,將粗約中指的繩索立時斬斷,九萬噸的巨輪徐徐滑下…。(上圖之小銀斧,實為不銹鋼製)
五、 伏羲號油輪成功下水

斬斷繩索之剎那,繫於另一端的香檳酒瓶自動撞擊船首,瓶碎酒灑,清亮的銀笛聲中,只見高達三十公尺、深紅色的巨大油輪徐徐滑下船臺,旋即進入海中。此時爆竹、氣球與彩帶齊飛,樂聲、掌聲與相機聲響成一片。當擴音器傳來「伏羲油輪已成功安全下水」,典禮亦告結束,賓主盡歡。

下水典禮總計十五分鐘便完成,賓客接著乘車至附近船廠之交誼廳「臨海莊」,參加盛大酒宴。石川島副社長真藤博士於致辭後,將斷索之小銀斧送予淩蘇鳳平女士作紀念,淩鴻勛董事長並受邀致辭,全場氣氛歡樂。
七、伏羲號油輪內部一景

八、伏羲號油輪內部一景

伏羲號大油輪為播磨重工業會社與台灣造船公司合作建造三艘姐妹船的第一艘,亦為當時中華民國最大之船隻。台船事前即已派遣工程技師赴相生廠實習施工,學習經驗及技術。七、八兩圖油輪內部一景,真讓我們見識到造船工業之精密繁複,與工作人員之辛勤不易。

伏羲號油輪下水典禮圓滿完成,淩鴻勛夫婦經大阪前往東京。10月6日正值中秋佳節,淩氏夫婦與在東京的幾位至友、校友聚餐,即將結束的日本行在此更顯情味雋永。(後排左起:丁世祺,王樹芳夫婦,張光世,徐人壽,王文山夫人,淩鴻勛夫人。前排左起:王文山,淩鴻勛,陳炳森夫人,林可儀,丁世祺夫人。盧冠群攝)。
文 / 特藏組 吳玉愛
編註:此文撰寫時為交通大學,2021年2月交大已與陽明合併為陽明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