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人接招:《接力漫畫》的創作實驗

本文出自交通大學與客家委員會合作「原創漫畫.智慧創生:客籍漫畫家作品虛擬博物館與實境遊戲應用計畫」專書《漫.話三傑》。漫畫作為一種繪畫類型,卻因其通俗性而鮮少被歸類為藝術。某些藝術評論者認為漫畫是滿足市場需求的俗媚文化產物,創作者是為娛樂性與商業利益而生產,而閱聽行為只是滿足慾望的一種消費行為。這樣的論點其實是基於「純粹凝視」的審美偏見,背後涉及社會階級的品味差異。此外,尚有一種基於政治、性別意識形態或是為了捍衛特定信仰、道德價值的「監控凝視」。這兩種凝視忽略創作者的巧變創意與閱聽人的主動創造性。

一九五○到六○年代是臺灣進入冷戰前沿以及白色恐怖政治高壓的時期,卻也是臺灣漫畫最蓬勃發展的階段,反共漫畫作為一種政治宣傳手段而盛行。當時的「兒童漫畫」以打擊匪黨、伸張正義為主要題材,正是符合政治當局的反共論述,在此時出現的「接力漫畫」更是具有這種創作的實驗與巧變特質。本文所介紹的接力漫畫《李零偵探記》是由當時六位有名的漫畫家(陳定國、劉興欽、葉宏甲、洪晁明、蔣中山、陳光熙)接續完成的創作,共有八回,刊載於《學伴雜誌》。創作者們只知道主角為小偵探李零,時空背景為中國古裝的年代,情節的開展與結尾均須等到前一位創作者完稿才能知道。每位創作者必須解決前一位作者出的難題,再安排難題給下一位創作者解決。

李零登場。(《李零偵探記》第一回)

其中第六回作者陳光熙(羊鳴)以俏皮的方式諧仿前面各期情節,並以「時空出格」的手法畫了各期漫畫家追打抄襲的羊鳴,其中包含某種嘲諷性的「潛在對話」,可能是藉以批評漫畫市場的抄襲現象。

各期漫畫家追打羊鳴。(《李零偵探記》第六回)

臺灣漫畫的衰退原因,除了〈編印連環圖畫輔導辦法〉不合理的審查制度對漫畫家自由創作的箝制之外,更直接的因素是當時漫畫市場的不當競爭,如盜印日本漫畫、本土畫家題材雷同或套路挪用,致使本土漫畫趨向疲弱。

漫畫在一九八○年代重新受到政府與學術界的重視,尤其加入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與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等新興數位科技,讓漫畫從傳統紙面的視覺閱讀轉變為「體感閱讀」。然而,除了商業利益考量,我們更應該思考的是如何回到創作者與閱聽大眾之間的微妙關係。以接力漫畫的精神,透過協力創作的實驗,激發漫畫迷的閱聽趣味,逐漸形成一種由創作者與粉絲社群發展出的自主性來維繫的參與文化,如此才能延續通俗文化的生命。

文 / 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吳哲良撰寫 ; 特藏組 蔡佳惠摘要

編註:此文撰寫時為交通大學,2021年2月交大已與陽明合併為陽明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