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需要有人去冒險 – 畢業八年沒打過卡(日後應也不會),依然活好活滿的經驗談
【講座資訊】
日期:108年11月20日(三) 12:10 -13:10
地點:圖書館2F大廳
講者:吳曉樂
【講座紀實】
2019年圖書館週以「悅讀台灣原創作品」為主題,在11/20(三)的講座特別邀請新書《可是我偏偏不喜歡》也入選今年的法蘭克福書展的吳曉樂來和同學分享其所見所聞。
講者雖然是台大法律系畢業,但畢業後人生大轉彎,擔任一陣子家教老師。擅長觀察細節的她,犀利而細膩地寫出家教學生的家庭問題,作品一出版就引起讀者熱烈迴響,也讓她從法律系的高材生變身暢銷作家。或許人生就像一場冒險,跳脫框架才能看到不同的風景,以下為當天講者的分享紀實:
講者首先和我們分享:因為是進行自己喜歡的事情,所以每天都要早起,好品味人生,也因為專職作家關係,所以孤獨是在所難免的,但由於是自己喜歡的事情,因此除願意甘之如飴外,還樂意放棄更優渥的工作報酬。
講者利用自身經驗,勉勵在場大家,勇敢做自己,努力發展核心的競爭能力,而所謂的核心競爭力即為「自己的聲音」,尤其要注重人文的關懷,因為要打動人心,除了技術面完善,更要著重在內容的涵養。
那到底要如何聽見自己的聲音呢? 講者說,可以善用但請勿常用:「如果你此時此刻被撞飛⋯⋯你的人生走馬燈⋯⋯」,在曉樂24歲那年,因為內心想走跟大家不同的路但卻不好開口,因此總是強迫自己演著心不由衷的一齣戲,直到那天在考場被朋友看見她在考場中逗留而非在試場中振筆疾書,她才恍然大悟與其這樣浪費報名費、浪費時間,她決定跟大家坦承,她要勇敢離開與法律相關的所有種種,雖然法律系的訓練,讓她得以更精準地觀察與下筆,但她還是決定要勇敢去冒險,走跟大家不同的路,不再配合大家而讓自己傷了荷包傷了身。
直到30歲時,某次講者和朋友聊著當時在校生活時,才悟出原來時間一過,那時所有執著的一切,其實都變成非常非常小的事,甚至還可能為人所遺忘,是以,講者更期許同學,好好聽自己的聲音;但一定記得想發展斜槓人生時,請務必知道那是要經過經濟市場的試驗如:穩定付費與買單,也因此當知道自己的方向,請務必重視時間的累積,唯有透過長時間的自我累積跟投資,直到自我作品集(Portfolio)成形,直到自我經驗不易被輕易複製與取代,否則終將被淘汰,而無法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
筆者在講者的新書《可是我偏偏不喜歡》中,看到與今日講座主題吻合的意境:選個心儀角落種下專屬的果樹,等它緩緩果熟蒂落,帶來只有自己能體會的豐收…因此…勇敢去冒險吧,孩子們~
【講座照片】
文 / 推廣組 何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