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以博物館專業自許,為臺灣傳統布袋戲文化資產善盡大學社會責任

西田社布袋戲基金會捐贈給交大的文物中,工作團隊整理其中的影音資料發現西田社三位發起人之一的臺大數學系陳金次教授接受當年華視新聞雜誌專訪,談及他對布袋戲偶的點滴心情。手上把玩著由江加走雕刻的泉州戲偶的陳教授受訪時這麼說著:「我看著它們真的於心不忍,手上沒有太多的資金,當下的心情很是矛盾,如果不買下它們,它們就會流落到國外,變成外國人的寶貝。於是我們幾個朋友集資近80至90萬買下這些從大陸泉州的戲偶,也開始對戲偶進行研究,成立後來的西田社。」無形文化資產比有形文化資產更容易消逝,且更不容易被人察覺。我們何其有幸,可以在三位發起人努力編織傳統古典布袋戲的織網中,繼續再親見活靈活現的布袋戲偶,以及貼近臺灣先民的文化生活。


西田社發起人之一,臺大數學系陳金次教授年輕時接受華視新聞雜誌專訪。

20世紀藝術批評家克萊夫˙貝爾(Clive Bell)認為,存在著一種由形式所喚起的特殊情感,這主要在視覺藝術與音樂之中。然而人們尤其會被美的、和諧的,以及強有力的形式所打動,像我們欣賞塞尚與高更的作品中發現那樣的形式。審美情感是一種特殊的驚奇、敬畏與歡樂,它被成功創作的形式而非再現理性內容所喚起,換言之,它實際上是一種如我們熟悉的「生活情感」,有一個特殊對象,也就是「藝術形式」。欣賞傳統戲曲(劇)表演,正如欣賞繪畫作品,我們在其中感受劇中人物表情的細膩,同時我們也深刻感受戲曲(劇)旋律的鏗鏘奏鳴。

傳統古典布袋戲戲偶與現代改良式的戲偶完全不同,除了延續自京劇角色扮像,生、旦、淨、末、丑各類角色都有其特定的「程式化」。所謂「程式」指的就是京劇的基本規範,例如言談舉止有一定的手勢、台步、動作、方位等。因為京劇非常要求美感,不管唱唸做打、喜怒哀樂都必須很美、很道味,例如舞台上的旦角要做出「蘭花指」,表現出女子的柔弱嬌媚。程式也像語言,表達出思想情感 ; 它更像是音符,彈奏出千變萬化的樂曲篇章。基本功扎實訓練的演員,無形中將劇中人物的喜怒哀樂表現傳達給觀眾欣賞,引起觀眾的共鳴。京劇界的「四功五法」同樣影響傳統古典布袋戲,所謂「四功五法」是指演員的基本功訓練,因為京劇是結合戲劇、音樂、舞蹈、特技的綜合表演藝術,因此京劇演員必須經過非常嚴格的訓練,才能登上舞台,如果沒有紮實的基本功夫,舞台上就看不到精彩動人的表演。傳統古典布袋戲的操偶師除了需要具備深厚的漢學底子,一人以五音分明的口白實踐「四功五法」,換言之,布袋戲偶的操偶技藝,一舉手、一投足、一個眼神都必須非常講究,不僅要切合人物身份,更要具有「藝術形式」中的「審美情感」。

早期布袋戲的角色分類百百種,後來也有研究者以京劇角色分類來套用。為做到博物館專業化,
交大邀請專家顧問針對每一個角色做確認,並將戲偶分為「生」、「旦」、「淨」、「丑」、「雜」等類。

從承載文化的角度看,藝術是最為貼近文化發展脈絡的承載形式。交大接收西田社布袋戲文物史料,更加速讓其進行積極的保存與傳承推廣,並以專業博物館典藏文物自許,以典藏戲偶、劇本、後場樂器……等為根本,融入時代精神、新的創意美感,創造再生傳統藝術精神,未來也將透過文化科技、跨域合作等方式,將傳統文化加值,使大眾都能親近,扮演文化樞紐的角色,將傳統布袋戲在文化與藝術上的特性,呈現出原創且有獨特觀點的演繹,同時為臺灣傳統布袋戲文化資產善盡大學社會責任。

 

文 / 西田社布袋戲文物典藏與研究發展計劃助理 游逸伶

編註:此文撰寫時為交通大學,2021年2月交大已與陽明合併為陽明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