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故事說起】那些年,我們一起被掠奪的學術名聲
我們知道再怎麼口提面命地告誡,但是掠奪性期刊就是一個好硬不好咬的詞彙啊~ 所以,非常鼓勵大家去閱讀2019年3月出刊的天下雜誌669期以及2018年9月25日鏡週刊的學者成肥羊系列報導。另外,我們也收集了一些案例或是根據所知情況重編了一下,讓大家更能瞭解掠奪性期刊的威脅。
當學界開始意識到掠奪性期刊時,就陸續有人有意或無意地投稿測試,測試這些號稱有同儕審查的期刊和學術研討會是否真的有認真審查。有些人可能是為了測試自己開發的寫論文小程式,另外一些人則是為了要踢爆這些名不符實的詐騙期刊。包括2005年Jeremy Stribling、Dan Aguayo和Max Krohn自行開發一款可以自動撰寫假文章的軟體SCIgen,並用該軟體產出了一篇文章,順利地投入WMSCI學術研討會(鏡週刊,2019);2009年Philip Davis一樣用電腦程式編造了論文Deconstructing Access Points,同樣順利地收到The Open Information Science Journal的接受信件(Davis, 2009;林奇秀、賴璟毅,2015);John Bohannon也在2013年偽造一份號稱高中化學程度就可以辨識的有問題假文章,投稿到304個OA期刊,也有157個期刊接受刊登(林奇秀、賴璟毅,2015)。以上的兩個例子都還算是無意義或明顯錯誤的文章,但國內天下雜誌的作者群可是超可愛,他們帶點搞笑意涵地製作了「印度捷運系統訂價模式的口齒不清現象研究」以及「用ADID(偽裝的混蛋)模型檢視台灣股市債務訊號」兩篇文章,也很順利地被2019國際商業與資訊研討會(BAI 2019)、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rnet Studies (NETs 2019)和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and Global Studies (IConEGS 2019)三個國際研討會接受(楊卓翰,2019)。
也許對有些人來說,不太了解掠奪性期刊或是研討會到底有什麼危險。畢竟有期刊或研討會願意幫忙發表自己的論文,有何不可?但認真想一想,首先,就算被這些期刊收錄通常也根本不符合校方或系所的要求;接著,你辛辛苦苦把青春歲月都熬進去的成果文章,卻即將與類似於上述那種文章並存,一起收錄在同一本期刊或論文集。人家說,嫁女兒也要看婆家好不好,那投文稿應該也是一樣。所以我們真心建議大家,投稿前先去看看那個期刊或研討會之前的收刊實例,想一想你是否希望自己的文章跟他們等同並論,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再考慮下一個動作。
當發表文章的數量成了學術評鑑的主流,不管是教師升等或是研究生畢業,都開始承受越來越急迫的壓力。在研究疲勞與投稿壓力的雙重打壓下,有心人士就特別容易利用脆弱的人性從中大撈一筆。故事常常是這樣開始的:
態樣一:天下掉下來的call for papers
某天O博士生打開信箱,發現一封誠懇有禮Call for papers邀請信,還說來信所代表的期刊收錄在好多種索引資料庫。雖然Impact Factor有點低,只有0.34,但至少還有Impact Factor,應該有符合系上的要求。最開心的是信中還保證快速審稿,正好可以緩解他的畢業燃眉之急。於是,回覆寄件者將他的文章送出去…
態樣二:名牌期刊也有仿冒品,說好的IEEE呢?
某天O研究員打開信箱,發現IEEE來信邀請他投稿。研究員本來就想以IEEE出版的相關刊物為目標,就算之前有耳聞過其他同事誤踩掠奪性期刊的事件,但是他這封可是IEEE來的邀稿,總不會出錯了吧! 所以,點選了信中給的連結,把文章交出去…
態樣三:我只是去參加個研討會
O老師看到一個在日本舉辦的國際研討會活動訊息,正好最近心情有點悶,去參加國際研討會的話,不但可以發表文章、還可以申請補助去國外散散心,真是一石好多隻鳥。所以,馬上寄送文章報名研討會…
上面的幾個案例,在過去可能都只是學術界的日常,但隨著學術出版的方向逐步往OA的方向修正,有心人士發現OA模式中收錄研究者文章可以向研究者收取文章處理費,而這種方式可以讓出版商賺上一大筆錢,所以,他們開始設下很多陷阱與釣魚線,漫天灑網看哪個一時不查的研究者上鉤。
態樣一的博士生投了稿之後,卻被系上認定是不符合資格的期刊。經查才知道,原來信上說被那些資料庫收錄還有什麼IF值0.34都是假的,更慘的是現在還收到了該期刊來催討高額的文章處理費,說如果博士生不付錢的話,出版社就要上法院告他。
態樣二的研究員交了錢,也收到了審查接收信,但卻遲遲沒看到自己的文章在相關刊物發表。在IEEE xplore也找不著,而且就在查找的過程中也突然驚醒,怎麼自己找的網頁跟當初投稿的網頁長得不一樣。寫信詢問才知,當初的邀稿者已經把他的文章發表在他們自己的網頁–那個根本不是我們熟悉的IEEE學會網頁。研究員要求他們把文章撤下,結果邀稿者又要求他重新付一筆贖金才願意撤文。
態樣三的老師發現研討會的氣氛很不嚴謹,不過散完心回來後總是可以繼續努力研究。過了一個月,老師將自己修正好的文稿投到知名的期刊,卻被以「與其它已刊登文章內容相似度太高」拒絕。經查,比對到的是之前投給研討會的文章。原來研討會結束後,主辦單位就擅自把老師的文章刊登在他們自己的期刊,一個沒有IF值的期刊,一個什麼主題都收錄的期刊。所以,在一稿不二投的情況下,努力良久的老師,仍然錯失了刊登在高積分期刊的機會。
這三個日常故事的開端,都可能是你踏下陷阱的第一步,所以我們一再再的提醒研究者們一定要保持清醒,注意自己發表的管道。就如同接到詐騙電話,我們不會全盤相信對方的話,也不會直撥對方提供的快速鍵;同理,面對掠奪性期刊的方法,就是記得要主動查證對方所言的真實性(查驗方式),拒絕直接點選對方提供的連結。這類的文稿詐騙因為多是跨國際性的,所以165反詐騙電話應該無法幫助你,只有自身把關好才是最好的應對。
就如同正規的期刊和研討會都會有他們的官方網站,掠奪性期刊也有他們的官網,這些官網也是研究者審查的門檻,故事中的重要角色,千萬不要錯過。
很多人都說掠奪性期刊的官網會做的粗糙,但隨著越來越多人都有網頁編輯的技能,因此,網頁的精美與否已經很難成為準則。那我們還要看什麼呢? 以下略選了一些實例,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如果大家還沒到吃銀杏的年紀,可能會記得去年(2019年)5月有一篇關於吃鳳梨可以有效改善飛蚊症的重大發現報導,一篇學術文章的發表被包裝成台灣研究之光在各大新聞台強力播送。姑且不論到底吃鳳梨到底能不能從眼眶趕走幾隻蚊子,但是報導開頭提到「…全球首次發現的研究結果已刊登在4月的《美國科學期刊》…」就已經讓眼尖的領域內讀者馬上打臉。
原來這所謂的《美國科學期刊》原文為Journal of American Science,不但未被收錄在Web of Science核心期刊集的聖殿(用InCites Journal Citation Report, JCR查無此刊),甚至連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的PubMed生物醫學索引資料庫這麼基礎的平台也找不著。倒是有另外一個與該刊名稱相似的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翻譯應該也可以叫做《美國科學期刊》),不只有被正規資料庫收錄,而且擁有2.98的Impact Factor影響係數。我們幾乎可以合理懷疑Journal of American Science就是故意要誤導學者以為它們就是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若上該刊的官網,也可以發現其粗糙的官網根本不像是一個正常期刊的網站。小編看了一下裡面收錄的文章,僅僅只是列出歷年諾貝爾獎所有得主的文章(傳送門)竟然也可以被收錄發表!!讓小編差點也準備進軍學界。由此看來,這本刊物絕對不是那種有同儕審核的正規期刊,投稿到這種期刊不但無法得到同領域審查者的專業意見指教與修正,更是對學術交流無益,所以被其他學者打臉也只是剛好。事情發展至此,也沒人在管鳳梨可不可以趕蚊子,研究心血都成了白搭。
故事到這還都不是最慘的,畢竟國內外誤觸掠奪性期刊陷阱的人也不差他一個。但,這故事最虐心的橋段應該是,投稿者或是所屬單位真心以為是發表在一個很不錯的期刊,因此開心找了國內各大媒體人發了新聞稿。這行為不但昭告天下宣傳自己踏入了陷阱,而且,這報導與下面的打臉回應將一直存在於新聞網站,供後人閱讀,也成為掠奪性期刊的負面傳世教材。所以,這醒世寓言就是要奉勸各位研究者、投稿者、還有單位公關,請一定要了解自己在做什麼啊~ 不然這結局真的很哀傷…
參考資料
Davis, P. (2009). Open Access Publisher Accepts Nonsense Manuscript for Dollars. Retrieved from https://scholarlykitchen.sspnet.org/2009/06/10/nonsense-for-dollars/
DeepTech深科技(2019)。【野雞期刊(下)】學術會議、掛名編輯都是假的 全球著名「野雞期刊」被重罰。鏡週刊。檢自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90417mit003/
李佳蓉(2019年5月27日)。飛蚊症超煩!台研究:吃鳳梨可「溶解黑點點」 登美國科學期刊。ETtoday新聞雲,檢自https://health.ettoday.net/news/1453560#ixzz6ENp90rsa
林奇秀、賴璟毅(2014)。開放近用的陰暗面:掠奪型出版商及其問題。圖書與資訊學刊,6(2),1-21。DOI:10.6575/JoLIS.2014.85.01 http://depart.femh.org.tw:8080/upload/2016_03_16_0443070.pdf
楊卓翰(2019)。台灣掠奪性集團操盤手:一開始,我們真的有偉大理想。天下雜誌,669。檢自 http://new.cwk.com.tw/article.php?db=cw&id=33018&flag=0
文 / 推廣組 許凱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