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期刊的意外發展-掠奪性期刊

OA (Open Access),中文譯為開放取用或開放近用,強調資訊的自由流動,提倡資訊在公開的網路上被免費取用。OA的精神是崇高的,它希望人人都有相同的權利,自由免費的獲取知識。OA期刊(Open Access Journal) 不同於傳統學術期刊必須付費訂閱才能使用,是指經同儕評閱的學術期刊,公開在網路上供免費使用,讓學術資訊無差別地提供,降低數位落差,公平學術環境。

 

不合理的學術期刊出版體系

學術期刊是學術傳播的重要工具,學者藉此掌握學科動態,學科知識藉此散佈傳承。傳統學術期刊的出版模式,是由作者將研究成果投稿於期刊出版社,出版社邀請領域的專家學者進行評閱(peer review),藉此確保論文的品質。同儕評閱的專家學者是擔任學術義工,出版社並未提供報酬。期刊出版後,圖書館付出高額訂閱費,供機構內研究人員使用。學術論文作者無償產出的學術貢獻,成為出版商獲取高額利潤的來源,昂貴的價格讓許多圖書館面臨付不起訂閱費用的窘境,哈佛大學圖書館長就曾指出,整套研究出版系統實在荒謬。除此之外,學術期刊還存在著以下狀況:

  1. 學術期刊費用昂貴且不斷調漲: 根據美國研究圖書館(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統計,自1986年至2012年,期刊價格已上漲456%,約為同期間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漲幅度的四倍。昂貴的價格讓圖書館無法負擔,學術文獻成為經濟實力較強的機構或國家享用的特權,學者沒有公平閱讀的機會。
  2. 出版社合併,學術期刊市場壟斷 : 例如JAI和Academic Press被Elsevier合併,Kluwer被Springer合併……等,大者更大,多數期刊集中在少數出版商手中形成寡佔,圖書館的期刊訂購更無議價的空間。
  3. 電子期刊訂購模式,圖書館僅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 以往,圖書館購入紙本期刊後可典藏入館永久使用;而電子期刊,圖書館購買的是使用權,合約到期使用權停止無法繼續使用。為了保有期刊的使用,圖書館往往只能受制於期刊訂費漲幅,繼續付出高額的訂購費用。
  4. 電子期刊的授權模式,作者喪失著作權: 作品出版之際,出版社經常要求作者以排他授權的方式,將著作權轉讓給出版,作者失去散佈自身著作、與同業交流的權利。

學術期刊出版的模式不但不合理、不公平也影響了知識共享與自由流通,學術界及圖書館起而倡議OA,開放取用的學術期刊出版模式因此形成。

 

實現知識自由的OA期刊

1998年,美國研究圖書館協會(The 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 ARL)與其他改革倡議者組成SPARC(The Scholarly Publishing and Academic Resources Coalition)聯盟,以擴大研究資源的公開取用為主要訴求,推動學術期刊的開放取用。2002至2003年,歐美圖書館及學術社群提出開放取用的「3B 宣言」,基本理念是無償使用 (free to read),主張學術論文是公共財 (public good), 透過同儕評閱的學術期刊,在網路上公開,作者僅保有適當的著作權,免費讓讀者閱讀、傳佈與再利用。

依據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中的定義,OA期刊常界定為:在網際網路上免費提供的學術期刊,允許使用者閱讀、下載、拷貝、傳播、列印、檢索,連結論文作索引,或是使用。其具有下列特色:(1) 為學術期刊;(2) 具有品質控制機制與傳統期刊相同;(3) 為數位化;(4) 免費提供;(5) 允許作者保有著作權;(6 )採用創用CC授權(Creative Commons)

 

唯利是圖的掠奪性期刊

期刊經營需要編輯、審稿、推廣、機器軟硬體……等成本,OA期刊不向使用者收取費用,其營運經費來源,有些OA期刊是由大學或專業學會自籌經費出版,有些期刊是向作者收取文章出版費(Article Processing Charge, APC)。作者付費制度是OA期刊與傳統學術期刊營運模式最大的差異。

根據比爾與美琳達·蓋茲基金會(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分析2016年8月到2019年3月間所資助的研究者的發票資訊,基金會總共付了9,002,225美金給出版社,確保由基金會資助的研究產出都是在沒有延遲期(embargo)的情況下以CC-BY授權形式開放取用,也就是說每篇開放取用文章出版的平均成本是2,755美元,由此可知OA期刊的文章出版費用並不低,因此引發了掠奪者的覬覦。

OA期刊作者付費出版的模式,使得研究者和出版者出現了交換關係,出版商只要接受愈多稿件,便可以有愈高的營收,不肖商人發現商機,大量邀稿以收取文章出版費。經營期刊獲利,是正常商業模式,但掠奪性期刊是以牟利為唯一考量,悖離學術出版的原則,對於稿件不顧品質也不論真偽,可能因此出版錯誤的研究,造成負面影響,甚至有偽裝正派經營的OA期刊,誘導學者投稿的學術詐騙。

作者一旦投到掠奪性期刊想要拿回自己的文章,常要付一筆頗為昂貴的費用,就算拒絕付費放棄出版,也可能遭期刊惡意修改內容逕行刊出,影響作者的學術名譽。

 

還可以投稿OA期刊嗎? 

為避免陷入掠奪性陷阱,是否就選擇不要投稿OA期刊呢?

掠奪性期刊一定是以OA方式出版,但並非OA期刊就是掠奪性期刊。全球越來越多研究資助單位要求OA出版,許多研究機構也訂定OA政策。由歐盟(EC)、歐洲研究委員會(ERC)支持的Plan S 要求,從2021年起,由公共資助的研究計畫所產生的科學性出版,必須發表在OA期刊或OA相容平台上。對於接受研究贊助的學者而言,投稿OA期刊是必須而不是選項。

OA期刊立意良善,出版方式也並無不妥,卻發生意料之外的負面情況,學者在投稿時,務必小心謹慎以免落入掠奪性期刊的圈套

 

參考文獻

王梅玲(2011)。技術服務小百科:開放近用期刊(Open Access Journal)。上網日期2020年2月10日,檢自 http://techserviceslibrary.blogspot.com/2011/04/open-access-journal.html

王梅玲(2011)。技術服務小百科: 開放近用(Open Access)。上網日期2020年2月10日,檢自 http://techserviceslibrary.blogspot.com/2011/04/open-access.html

中央研究院研究誠信提升計畫辦公室(2018)。不可不慎的掠奪性出版。上網日期2020年2月10日,檢自https://newsletter.sinica.edu.tw/不可不慎的掠奪性出版/

全國學術電子資訊資源共享聯盟焦點觀點(2020) 。隱藏在付費發票中的重要資訊。上網日期2020年2月18日,檢自https://concert.stpi.narl.org.tw/news/457

林奇秀、賴璟毅(2014)。開放近用的陰暗面:掠奪型出版商及其問題。圖書與資訊學刊,(85),1-21。doi:10.6575/JoLIS.2014.85.01

彭台光(2018)。商管領域掠奪型出版:學術期刊黑名單與白名單及因應建議。管理學報,35(2),241-266。doi:10.6504/jmbr.201806_35(2).0005

辜美安、賴金英(2016)。學術著作投稿的陷阱:掠奪型期刊。台灣醫學20(2),216-221。doi:10.6320/fjm.2016.20(2).11

鄭婷宇(2016)。開放近用(Open Access)運動的兩大難題。上網日期2020年2月17日,檢自http://creativecommons.tw/blog/20160926

鄭婷宇(2016)。失衡的期刊出版市場:學界力抗出版巨商的奮鬥史。上網日期2020年2月17日,檢自http://creativecommons.tw/blog/20161230

Plan 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coalition-s.org/

 

文 / 推廣組 巫惠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