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NYCU陽明交大圖書館-陪你做研究

文化多樣性語境下的布袋戲文化傳承、保護與發展, 交通大學10月15日正式啟動!

類社會經過漫長的發展歷程,形成了多種多樣的文化,千姿百態,各有所長。文化多樣性是歷史上和當代世界的客觀事實,世界上每一國家、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獨特傳統,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然而,隨著經濟全球化浪潮的衝擊,文化多樣性受到嚴重的威脅,各國、各民族能否長期保留自己的文化特點,成為許多學者和政治家與民眾關心和關注的議題。

名稱:仿戲台
在水泥不普遍的時代,民間為演戲所搭之臨時戲台。
製作:西田社傳統劇場  林福泉團長製作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第三十一屆會議於2001年11月2日通過了《世界文化多樣性宣言》。該宣言第1條宣稱:「文化在不同的時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種不同的表現形式。這種多樣性的具體表現是構成人類的各群體和各社會的特性所具有的獨特性和多樣化。文化多樣性是交流、革新和創作的源泉,對人類而言就像生物多樣性對維持生物平衡那樣必不可少。因此,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的共同遺產,且應當從當代人和子孫後代的利益考慮並予以承認、保護和肯定。」換言之,保護文化多樣性是從保護生物多樣性引申而來的時代理念。

西田社布袋戲基金會15日將典藏2000多件文物捐給交通大學保存與推廣,記者會現場展出不少布袋戲偶等布袋戲文物。

據《重修臺灣省通志》所載,臺灣戲劇傳自大陸,三百年前荷據時期,國劇即傳入臺灣,而布袋戲是起源於十七世紀中國的明末清初的福建泉州地區。從唐山渡海來臺的劇團中,布袋戲是變化最大的一種,由泉州移民引進的「南管布袋戲」及漳州移民所引進的「白字布袋戲」、「潮調布袋戲」,原本都是以古輩相傳的「落籠戲」做為演出的戲碼。明初以後,吸收臺灣流行之戲曲如北管(又稱褔路、西皮)、平劇等轉化入布袋戲後場,戲目除沿襲師承外,改編其他戲曲戲目,並改編通俗演義、章回小說、放演連本歷史戲,並創出劍俠戲或改編自武俠小說或自行創作。清朝中葉乾隆以後,布袋戲在福建地區逐漸發展,成為一種精緻的偶人戲,並在圓熟初期明鄭以後,才隨著漢人移民傳入臺灣,來自閩南泉州、漳州的移民從原鄉帶來各自的鄉土神祇信仰,並在拓墾成功後,開始建立寺廟奉祠,每年的神祇誕生日,往往成為地方最熱鬧的大拜拜,不但有迎神賽會的大遊行,廟前的大埕更是重金禮聘遠從大陸原鄉的劇團,上演耳熟能詳的家鄉戲,這使得布袋戲逐漸在臺灣流傳。但自1960年代電視媒體興起,以至全球化浪潮襲擊、老藝人逐漸凋零和人才斷層等因素,造成古典布袋戲風光不再,且觀眾大量流失。

西田社布袋戲基金會三位臺大教授為首發起,陳金次教授(左起)、李鴻禧教授、楊維哲教授。

1985年,由陳金次、李鴻禧、楊維哲三位臺大教授為首發起成立西田社,更是臺灣第一個關懷布袋戲的民間團體。三十多年來,西田社致力於保存、推廣布袋戲不遺餘力,而對傳統文化的尊重與愛護,也為本土布袋戲留下珍貴的歷史紀錄。交通大學於2019年8月份,接收西田社捐贈之布袋戲珍貴戲偶、戲服、道具、影音資料(錄影帶、錄音帶、DVD等) 2,000件,另有戲台與特殊文物資料數百件,接下布袋戲文化藝術保存工作的接力棒,是榮耀、是驕傲,更是一項重大的社會責任,以發揮研究型大學所長,用最專業的方式進行典藏、展覽、研究與推廣等工作。

 

國立交通大學為推動布袋戲文化在台灣健全發展,15日辦「記憶技藝再現」西田社布袋戲社藏文物捐贈記者會,
將透過教育傳承,點燃布袋戲文化傳承火炬。

10月15日記者會即以「記憶」、「技藝」、「再現」點燃布袋戲文化傳承的火炬,並邀請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陳濟民主任、西田社布袋戲基金會三位創辦發起人臺大教授陳金次教授、李鴻禧教授、楊維哲教授,以及陳榮祥董事長,與交大陳信宏校長共同擘劃傳統藝術文化資產新藍圖。也為後人全方位開啟與解讀布袋戲文化資產領域知能,提升布袋戲文化資產保存質量。活動現場更重現由國寶藝師陳錫煌大師設計概念的外臺戲臺、臺灣布袋戲史第一女演師江賜美藝師的「看家戲」。為重新建立布袋戲與民衆生活的互惠關係,交大應用藝術所許峻誠所長、西田社布袋戲典藏文物與研究發展計畫主持人陳一平教授、李建佑助理教授帶領設計組賴威漢、施帆兩位學生所參與的「科技跨界展示」即應用3D掃描技術,完整透過「數位技術」的應用,將掃描檔的3D虛擬資料有意識的整理、分類、梳理,且同時具備文化特性,完整轉譯「戲偶文物」的文化內容,並展示以戲偶掃描資料,讓觀眾在螢幕中同步操作虛擬戲偶。由林一平講座教授執導領軍的「手的延伸,掌的傳承」舞作則運用機器手臂操控實體掌中戲偶,透過動捕手套紀錄舞者在肢體延展時的手部動作,手牽動延伸到身體,從操偶的姿到身體的形,形與意之間,也應證布袋戲歷史在文化脈絡中的傳承,生生不息。

臺灣布袋戲史第一女主演江賜美藝師在西田社布袋戲藏捐贈儀式上演出,表演震撼全場。

國立交通大學以整體觀照布袋戲文化生態,藉由研究、典藏、教育與推廣,強化在地連結,促進創新知識的運用與擴散,提升大學對區域及在地的貢獻,並讓傳統藝術透過加值應用的方式讓形式更活潑多元,從傳統民俗節慶、推廣展演到結合科技和當代藝術的跨界合作。期許能喚起更多的關懷風潮,讓傳統戲曲的香火代代相傳,綿遠流長。

 

參考資料:

重修臺灣省通志卷十:藝文志藝術篇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 臺灣記憶 https://tm.ncl.edu.tw/

 

 

文 / 西田社布袋戲文物典藏與研究發展計劃助理 游逸伶

編註:此文撰寫時為交通大學,2021年2月交大已與陽明合併為陽明交大。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