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NYCU陽明交大圖書館-陪你做研究

認識大學排名系列-7:學術期刊論文投稿-選擇投稿期刊

將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上有利於知識的傳播,也可為個人帶來學術知名度,許多專家學者會透過發表學術期刊論文將研究成果呈現出來,國內不少學校藉由期刊論文統計數據評估教職員的學術貢獻,學術排名多以學術論文做為評量依據,學術期刊是取得重要學術論文的必備管道,也是學者專家貢獻知識的重要媒介,將研究成果寫成文章發表在國際期刊上,可增加研究成果的能見度與影響力,在進行投稿之前,可先了解投稿期刊的相關資訊,以便提高論文接受率。

在選擇投稿期刊前,應先評估該份期刊的品質如何,不同領域有不同的重點期刊,判斷根據可參考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的引用數據,愈高品質的期刊論文篩選愈嚴格,論文投稿時除了考慮投稿期刊是否收錄在Web of Science的引文索引資料庫內,也要注意主題是否相關,以減少被退件的機會,也可減少重複投稿所浪費的時間。

JCR引文統計有四項較為重要的指標:總引用次數、被引用半衰期、影響係數和即時引用指數,分別介紹如下(註1):

  1. 總引用次數(Total Citation):

標明該期刊的(論文、評論等)在當年被其他期刊引用的總次數。總引用次數多的期刊代表在其專業領域具有領導地位。總引用次數也是多學科刊物(如Nature)及廣泛領域刊物(如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的特點。然而,對於專精某領域高品質期刊而言,較少的總引用次數也為其特點。

  1. 被引用半衰期(Cited Half-Life):

指某期刊當年起算被引用的數據,往前累計達到前10年內被引用的總次數的50%所需時間。被引用半衰期可測度期刊文章老化的速度。然而,相對小的被引用半衰期反映期刊較強調尖端研究和及時性。

  1. 影響係數(Impact Factor)

指該期刊近兩年文獻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該期刊前兩年發表的論文在評價當年每篇論文的被引用平均次數。影響係數反應出期刊出版文章的影響力,被視為公平的品質衡量方法。McDonnell於1997年提出看法,認為影響係數可削弱較大、較古老、出版較頻繁的期刊,對較小、出版較不頻繁、較新期刊的優勢。

  1. 即時引用指數(Immediacy Index)

即時引用指數是期刊出版最近一年的平均被引次數,可了解該期刊近期的引用情況,計算方式是最近一年期刊的被引用次數/最近一年期刊論文數,若需要了解期刊在最近一年的影響力可直接參考此數值,各領域即時引用指數最高的期刊通常為各領域近期最熱門的期刊。

雖然利用引文數據評估期刊品質是一種較客觀的方法,但美國科學資訊研究院1995年時曾提出警告:「JCR所報告的數據是打算來補足,而非取代傳統量化及主觀的方法,譬如同儕調查及專家意見。」Dagan在1989年也提過:「不同的領域有不同的引用習慣,不同領域期刊的比較無正當性。」(註2)因此使用JCR的引文統計數據僅能做為期刊選擇的輔助參考,不能完全取代其他選擇評量的方法,研究人員進行期刊投稿的選擇時仍必須參考其他相關領域的專家同儕意見,以得到更精準的期刊投稿建議。

註1 Wallace, S. (2009). 如何了解期刊及投稿須知. 學術期刊發表英文撰寫季刊, (5), 1.

註2同上。

文 / 吳孟瑾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