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NYCU陽明交大圖書館-陪你做研究

各領域文獻引用概況–人文社會科學領域

在國內外各大學評比中常使用的論文引文數據,主要是依據ISI(Information Sciences Institute)引文資料庫所提供的引用資訊,ISI資料庫所收錄的期刊以英文為主,也包含許多歐洲國家語言的期刊論文,但數量不多,且只有少數學門有收錄其他語言的期刊論文。ISI所收錄的人文社會期刊引用資料庫為SSCI(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與A&HCI(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SSCI提供社會科學領域的期刊論文引用資料,A&HCI則提供藝術人文方面的內容,A&HCI內的資料格式較為多元,不限期刊論文,提供人文藝術學者許多相關研究資源,但其收錄的內容仍以西方文化為主,收錄語言最多的是英文,其次為法文與德文。

社會科學與人文學的研究內容與科學研究有很大的不同,在一般性的主題上,如社會、經濟、政治、教育等問題,社會學者可以跟科學研究者一樣,將他們的研究議題發表於國際性的學術期刊,但很多時候,社會科學與人文學的研究領域具有區域性的特徵,是屬於研究者當地或某特定區域的文化研究,如語言學、本土文學或城鄉研究等,多數會發表於本地語言的期刊,舉例來說,根據荷蘭學者的研究發現,荷蘭語言學家主要刊登的期刊論文為國內荷蘭語出版的專業期刊,這些期刊大多數並未收錄在ISI資料庫內。

人文與社會學者使用的資料類型有很有大的部分來自專書著作,但近來將研究結果發表在期刊上的比例也在提高,主要是發表在ISI所收錄的期刊比例增加,不過有部分學門主要發表的載體仍以國內特定期刊為主,也有許多人文社會學者會將研究發表至非學術期刊的報章雜誌內,對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者而言,將研究成果發表成專書著作是很常見的方式,為了完成一部理想的著作,常需要花費比撰寫期刊論文更長的時間,所使用的資源也不會僅限於近代的期刊文獻,以現行的引文評量方式探討人文社會學者的研究成果品質,所能取得的資訊非常有限,在評鑑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成果時,過度侷限在ISI引文資料庫反而會限縮人文與社會科學的研究自由及多元發展。

以ISI資料庫的論文表現評比人文與社會學者的學術影響力,有相當大的程度無法反映人文與社會科學實際研究情況。首先,社會科學與人文學的許多學門,發表語文會以各國語言發表在各國相關學術期刊中,有時也會發表至非學術期刊中以利普羅大眾了解,ISI所收錄的期刊無法完全反映這些研究成果;其次,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使用的文獻類型中,專書著作佔了很重要的部分,ISI所收錄的內容較少專書著作;第三,人文與社會學者所使用的文獻年代常常不僅侷限近十年的文獻,還會包含二十年前,甚至更古早的文獻內容,在ISI近期未被使用的人文社會科學文獻,並不代表其沒有影響力;最後,人文與社會學者在某些學門的研究者獨立進行研究的比例較高,常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取得更進一步的研究成果,多數人文學者文獻產量不豐,其努力研究的過程並無法在ISI的統計數據中呈現出來。

近日國內監察院對教育部提出糾正,原因之一為其評鑑採行之措施使人文社會學研究發展受到不當影響,顯示國內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之研究環境,迫於來自高層的壓力,可能導致相關領域研究發展受限的情況已開始得到關切,為了大學學科研究的多元自由發展,對於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之評鑑機制,應更多關注在ISI論文之外的表現,本國是以中文為主要溝通語言的地區,應多注意在中文文獻的傳播,譬如坊間許多教育專書,都切實且廣泛的影響到國內相關領域的教師或教育人員,不論是學術或非學術的著作或創作,皆是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者會引用或發揮影響力的管道。

交通大學雖一向在電子科技領域發展享譽國內,但在ISI論文表現中,交通大學社會科學領域也表現不俗,在國內僅次於台灣大學,不論是在管理科學或教育領域,皆表現傑出;在ISI論文表現之外,交通大學人文藝術音樂相關領域亦培育過不少傑出校友,結合科技與藝術的特色更為人津津樂道。

參考書目: Nederhof, A. J. (2006). Bibliometric monitoring of research performance in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the Humanities: A Review. Scientometrics, 66(1), 81-100.

文 / 吳孟瑾

2022.5.25註:此文撰寫時為交通大學,2021年2月交大已與陽明合併為陽明交大。

Exit mobile version